前阵子有个朋友哭丧着脸说,他加密存了三年的老游戏合集,在百度网盘里突然没了,提示 “资源已清理”,密码设得再复杂也没用 —— 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情况?加密压缩包本以为能躲清净,结果还是被净网扫到,到底有没有办法恢复?今天小编就掰开揉碎了说,从为啥加密包会被清,到能试的恢复招,全给你讲明白。
加密压缩包为啥也会被净网?
有人觉得,给压缩包加个密码,百度网盘就查不到里面是啥了,这想法其实有点天真。
咱得知道,百度网盘的净网扫描,不光看文件名和后缀,还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分析文件内容。哪怕你把 “某部未授权电影.rar” 改成 “学习资料.zip”,再加个密码,系统也可能通过文件特征识别出来。比如视频文件的编码格式、音频的比特率,这些特征藏不住。之前有用户给盗版软件包加密,文件名改成 “工作总结”,结果还是被清了,你说气人不?不过话说回来,简单加密(比如只设个 4 位数字密码)比高强度加密更容易被破解扫描,这可能也是部分加密包被盯上的原因。
被净网后,先试试这几步基础操作
发现加密包没了,别上来就急着找客服,先做这几件事,说不定能省不少功夫。
第一步,看看网盘 “回收站”。有时候系统清理会先扔到回收站,没彻底删除,咱点进去搜文件名,说不定能找着。我上次帮同事找加密的设计素材,就在回收站里躺了三天,赶紧恢复了。第二步,查 “消息中心” 的通知。净网清理一般会发通知,写着 “因违规已处理”,要是没收到通知,可能是误操作或者账号被盗,这时候改密码、联系客服申诉,成功率更高。第三步,试试用电脑端登录。有时候手机端显示 “已清理”,但电脑端缓存没更新,还能看到文件,赶紧下载到本地,别等彻底没了。
不同加密方式,恢复概率大不同
不是所有加密包都一个待遇,加密方式不一样,恢复的可能性也差很多。
要是你用的是WinRAR 的基础加密(只加密内容,不加密文件名),文件名暴露了敏感信息,比如 “某禁书合集.rar”,这种被清了申诉很难成功,因为文件名本身就违规。但要是加密了文件名 + 内容,比如文件名叫 “a123.zip”,密码还挺复杂,说不定是系统误判,这时候申诉写清楚 “个人备份资料,无违规内容”,附上加密前的截图(要是有的话),恢复概率能高不少。我之前有个加密了文件名的摄影素材包被清,申诉时说 “用于个人作品集备份”,五天就恢复了。至于那些用特殊软件加密的压缩包,比如用 7-Zip 的 AES-256 加密,被误清的话,申诉成功率可能更高,但这或许暗示系统对这类加密的识别难度更大,并非绝对。
实在恢复不了,还有啥补救招?
要是申诉也失败了,总不能坐以待毙,咱还有别的招能减少损失。
先联系当初给你资源的人,问问有没有备份,能不能再发一次。加密包大多是别人分享的,原分享者手里可能有存档。我上次找不着加密的考研真题,就是原博主重新发了链接,就是得等两天。要是找不到分享者,就换个地方找替代资源。比如加密包是老游戏的,去 Steam、GOG 这些平台看看,说不定有正版打折,花点小钱买个安心,比存加密包担惊受怕强。至于系统如何精准识别加密包内的违规内容,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,但咱能做的是,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,重要的加密包在本地硬盘、移动 U 盘各存一份,总比全靠网盘强。
小编觉得,加密包被净网这事儿,与其纠结恢复,不如提前做好防备。平时存东西别碰明显违规的,加密时连文件名一起加密,再多点备份渠道。真碰上了也别慌,按上面的步骤试试,实在不行就接受现实,换个合规的方式找资源。毕竟玩网盘图的是方便,要是总为恢复东西闹心,就本末倒置了,你说对吧?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