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视频推广剧本怎么提高转化率

谈天说地2个月前发布 esoua
2 00
网盘资源搜索

做短视频推广的朋友,估计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视频拍得挺用心,播放量也不算低,可就是没人下单、没人咨询,转化率低得让人着急。这问题到底出在哪?今天小编就结合自己带团队做推广的经验,还有身边几个做得好的朋友案例,跟大伙聊聊怎么把短视频推广剧本的转化率提上来,全是实打实能落地的招。
先搞懂:转化低问题出在哪?
不少人写剧本就盯着 “产品多好”,从头说到尾全是优点,可观众看了没啥感觉。有个开美妆店的姐妹跟我说,她之前推粉底液,剧本里全是 “质地轻薄、遮瑕力强”,播了半个月,下单的没几个。后来才发现,观众根本不关心你说的 “优点”,他们关心的是 “我用了能不能解决卡粉的问题”“黄皮用着会不会假白”。你看,转化低的核心,就是剧本没戳中观众的真实需求,光自说自话了。
第一步:用 “真痛点” 勾住观众,开头 3 秒定成败
短视频刷得快,观众给你的时间就 3 秒,这 3 秒抓不住人,后面说得再好也白搭。怎么抓?就得把观众的 “真痛点” 直接抛出来。
有个卖育儿用品的朋友,之前推婴儿辅食机,剧本开头总说 “我们的机器功能多全”,转化一直上不去。后来改了剧本,开头拍妈妈对着一堆辅食工具叹气:“给娃做辅食,光剁菜就累半天,还怕弄不细卡到娃?” 就这一句话,完播率直接涨了 40%,因为宝妈们一看就觉得 “这说的不就是我嘛”。
记住,痛点得具体,别泛泛地说 “大家都有这问题”,要像拍生活片段一样,让观众觉得 “这就是我的日常”。比如推颈椎按摩仪,拍白领低头工作后揉脖子的样子,说 “加班改方案,脖子僵得像石头,动一下咯吱响”,比说 “颈椎不舒服的看过来” 管用多了。
第二步:用 “信任点” 打消顾虑,别光说 “好” 要证明 “真”
痛点勾住人了,接下来就得让观众信你。很多剧本在这步偷懒,只说 “我们产品好”,没证据谁信啊?
我认识个开水果店的老板,推草莓的时候,一开始剧本就拍草莓多红多甜,转化率一般。后来改了剧本,拍他凌晨去果园摘草莓的画面,对着镜头说:“咱这草莓都是现摘现发,你看这叶子还带着露水,甜度不够的都挑出来扔了,坏果包赔。” 就加了这段 “证明”,下单量直接翻了倍。
信任点咋设计?可以是真实场景(比如工厂生产过程、用户使用现场),可以是细节展示(比如护肤品拍质地拉丝的特写、食品拍掰开流汁的画面),还可以是用户证言(比如插一句老顾客的评价:“我买了三次,每次都新鲜”)。这些都比空喊 “好产品” 有说服力。
第三步:给 “行动指令” 推一把,别让观众 “再想想”
观众动心了,但拖着拖着可能就忘了,这时候就得给个明确的行动指令,最好加个 “小钩子” 逼他马上动。
有个做线上课程的老师,之前剧本结尾总说 “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”,转化稀稀拉拉。后来改了结尾:“今天下单的同学,额外送 3 节实操课,链接就在左下角,名额就 50 个,抢完恢复原价”,转化率立马涨了 30%。你看,指令要具体(“点左下角链接” 比 “去买吧” 清楚),钩子要实在(限时、限量、赠品,这些都是促单的好招)。
不过别贪心,一个视频里最多给一个行动指令,又让关注又让下单又让评论,观众反而不知道该干啥了。
不同平台,转化剧本得不一样
不是所有平台都用一套剧本,得按平台脾气改。
抖音用户喜欢快节奏、带点网感的,剧本里可以加点 “家人们”“别犹豫” 这种词,行动指令直接点;小红书用户更信 “种草感”,剧本多拍点真实使用场景,说点 “我用了两周,皮肤真的变嫩了” 这种体验感的话;快手老铁认实在,剧本里多强调 “性价比”“售后保障”,比如 “买贵了包退,用着不好包换”。
最后一步:靠数据调优,越改越赚钱
剧本写出来别拍完就完事,得看数据找问题。有个做餐饮推广的朋友,他推套餐的剧本,前半段讲菜品,后半段说优惠,数据显示观众看到中间就划走了。后来他把优惠信息提前,开头就说 “今天下单送甜品,就今天有效”,完播率涨了,转化率也跟着上来了。
重点看这几个数据:观众看到哪段划走的(说明这段无聊)、评论里问啥问题(说明剧本没讲清楚)、哪个平台转化高(就按这个平台的风格多拍)。改个三五版,剧本肯定越来越顺。
小编自己的经验是,提高转化率没有啥 “万能公式”,但有个核心逻辑:站在观众的角度想 “我为啥要信你、为啥要现在买”。把自己当成观众,看完剧本问问自己:“这问题我有吗?他说的我信吗?我现在下单划算吗?” 这三个问题都能答 “是”,转化率肯定低不了。刚开始写不好没关系,多拍、多测、多改,数据会告诉你答案,慢慢就摸到门道了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